概述
以政府大环保的理念为基础,摸清水、气、土壤及污染源底数,汇聚环保本级、上下级、环保相关部门以及互联网的环境相关数据,实现数据多源采集、有序存储、标准化处理、高效共享以及可视化监控,为局领导及业务人员提供统真实、准确、全面、规范的环境数据,并通过大数据算法、环境模型深度挖掘数据内在价值,使生态环境数据“资产化”,用科学决策辅助环境管理。
用途
1.汇聚海量环境数据资源
确保数据来源丰富、更新及时、应用有序
2.打通数据共享渠道
规范共享交换流程、实现环境数据价值的最大化利用

3.避免跨部门“数据打架”
严格数据治理规则,保障真正的环保“一套数”
4.嵌套模型实现数据决策
融合水文、气象、用电量等相关数据,深度挖掘数据价值

特点
1.构建精准企业画像,突出企业环境特征
为排污单位构建标签体系,在高危企业排污预测、精准执法、环境容量冗余分析等方面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;
2.场景模型化,模型可视化
围绕环境管理重点问题搭建模型,提取用户所关注的信息(例如哪些企业在重污染期间偷排),并实现模型可视化配置及持续自行训练;
3.数据质量多重校验,校验结果动态监控
用户可自定义数据质量校验规则,系统对校验结果实现报表式分析、可视化展示;
4.平台运行数据统计展示,推动系统优化
对平台运行情况、数据共享情况及用户行为进行监控、统计,实现平台可视化运营;
5.海量数据快速检索,智能推荐提供个性化服务
提供AI智能搜索功能,为环境管理人员提供最简单、最人性化的检索服务。
案例
1.海南省生态环境综合监管平台(一期)建设项目
特点:建立全省统一污染源库,推动污染源全生命周期管理;突出部省级数据资源共享交换,深度挖掘数据价值;打通42套已建系统,实现省、市、县三级使用。
2.海东市扬尘监管及“智慧环保”平台建设项目
特点:环境数据实时监控、动态展示;实现环境在线监管、在线指挥、在线决策。
3.大同市智慧环保信息化平台一期项目
形成大同市环保局内部一套真实、有效的环境数据,摸清大同市污染源底数;实现环境数据基于GIS的信息查询和展示应用。